9月29日,银行板块(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盘中冲高回落,收盘跌0.46%。若将时间拉长,自7月11日以来,银行板块指数呈阶段性下行趋势,8月上旬经小幅反弹后,持续波动回调至今,整体跌幅超14%。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短期套利资金撤出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是导致近期银行股持续震荡的主要因素,本轮调整与银行基本面关系不大。展望后市,阶段性调整不改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长期逻辑。四季度银行板块本就容易出现行情,尤其是经历了三季度的回调,银行股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更大。随着政策加码,险资、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等都有望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资金。 银行股持续回调 “7月以来,我们发现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活跃资金倾向于配置科技类、成长类等弹性更高的板块。同时,存款搬家趋势显现,部分高净值客户愿意去投资一些较高风险的资产。”某股份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套利资金撤出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是导致近期银行股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 “银行股通常被视为防御性资产,在市场风格倾向追求高增长、高弹性资产的时候,银行股短期内对资金的吸引力会有所下降,叠加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这些均不利于红利资产的表现。”上述股份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近两个月A股银行板块持续回调,这是市场风险偏好抬升与资金行为的共振结果。“6月下旬以来市场交易情绪全面回暖,科创、成长等板块投资机会快速轮动,活跃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的银行板块撤离,转向高弹性赛道,导致银行板块出现阶段性资金流出压力。”薛洪言表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